三嶋大社是一座落於靜岡縣三島巿大宮町的神社。 這裡是伊豆之國的主神社。 源賴朝曾在此祈求源氏的復興。 大山祇命和積羽八重事代主神在此一同被供奉,並稱三嶋大明神。
本神社據傳是在日本室町時代末期永祿年間(西元1558~1569年)由岩崎丹後守所創建。 神社內所祭拜的神靈是譽田別命(ほんだわけのみこと)。 在...
今戶神社被譽為在江戶時代第一個有招財貓“Maneki Neko”的神社。 神社前設有兩隻招財貓,許多希望得到好運的人都會前來這裡。
曾為戰國大名──北條氏居城。在以本丸為中心所闢建的城址公園內,除了有著重建的天守閣外,還有歷史見聞館、小田原城美術館等各式各樣的看點。高大的羅漢松為此處的能量景點。
川尻石器時代遺跡是繩文時代中期到後期的聚落遺跡。有各種種類的遺物、遺骨,也有大量使用礫石的敷石住居等遺構。
它始建於室町早期,是鎌倉的建長寺的一個分支寺廟,繼承了觀音堂和清水寺的遺跡。 觀音堂、仁王門、仁王像和繪馬是海老名巿指定的有形文化財產。因為它在山上,擁有一個美麗的景色,如果天氣晴朗,你可以看到大山的美景。該區有各種植物,您可以全年欣賞。
1219年,鎌倉幕府建立了「真言宗大覺派 普明山 法立寺 成就院」。1333年,當新田義貞襲擊鎌倉時,該建築被燒毀。但是在1688年由高僧祐尊再次在江戶時代重建。走108步到頂部可欣賞比濱海灘的全景。這曾經是守護鎌倉的重要場所。
九頭龍神社本宮為箱根神社的境外社,為遙拜祭祀蘆之湖的守護神──九頭龍神的九頭龍神社的宮殿。九頭龍神社位在蘆之湖畔寧靜的森林內,小小的鳥居佇立在湖中,...
一個著名的寺廟由源賴朝於1194年建造,超過810年。主殿前的皋月杜鵑被稱為「奉獻給賴朝的杜鵑花」。請提前電話預約。
由前內閣大臣安達謙蔵於1933年建造。最初是修煉心靈之處,現在則為一間民俗博物館。
本神社幾乎就位在若宮大路的中央,從第二個鳥居通往鶴岡八幡宮長達約500m的路段稱為「段葛」。由於源賴朝公為了祈求妻子北条政子安產,特地命人整備了從鶴岡若宮通往由比濱的路段,並將此路段作為參道。
這是一個由親鸞聖人的弟子信樂房創立的寺廟。親鸞的兒子善鸞留在東寺,因為他珍惜它作為聖人的遺跡,據說他在這裡死了,他的墳墓就在這裡。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措施,本館暫不開放。再開日期及營業時間等資訊請參閱官網。 金澤文庫是主要介紹日本鐮倉時代貴重文化財產的中世歷史博物館。在日本平成28年(西元2016年)時,大部分館內收藏資料都被指定為日本國寶。歡迎您來此欣賞傳承至現代的日本國寶。
這些石像是位於精進池附近元箱根石佛群的一部份。
原本此地即為狹窄的海峽(日文稱為「瀬戸」),在漲退潮時會形成急流。由於這裡是海上交通的難關,因此從5、6世紀起就有人在此祭拜海神。 而瀨戶神社的創建則是由於源賴朝在起兵時於此靈地祈求戰爭勝利,並且恭請伊豆三島明神前來此處。
由面向海岸通的歷史建築橫濱郵船大廈1樓改裝而成的博物館。展示自明治時代起,運載著日本的人事物與文化的船隻向全世界告大航路不斷拓展的歷史。在以海運公司日本郵船橫濱分店的身分在該段歷史留下刻印的此座充滿興味的建築內,展示有1920年代的豪華客輪的大型模型及影像。
這座巨大的護城河最初是建來阻斷通往大田原城本丸的八幡山山脊。
大磯鎮以其20多個洞穴墓葬而聞名,這些墓葬是縣立指定的歷史遺址。有各種基本形狀,如方形、倒梯形、燒瓶形和槳形,而天 井有雙基座形狀,如屋頂和圓頂形狀以及拱形。他們面對湘南平的遠足路。
1 - 18 的 353 結果
我們在本網站上使用Cookie以提升您的瀏覽體驗。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本網頁,則代表您同意了Cookie的寫入及取用。請參閱我們的Cookie條款以獲得更多資訊。